紫球回花蓮來,帶了一盒Salon de The de Joël Robuchon 的Macarons來給我們當下午茶。星期六打烊之後,老闆和老闆娘坐在店裡享用足以吃掉我們瞎忙整個下午所得微薄利潤的晚茶。
(左上起順時鐘:焦糖/覆盆莓/芒果/紫蘿蘭/開心果/椰子巧克力)
原先也不是期待它的甜點會令人驚豔(畢竟說到底,Robuchon本人還是個廚師),只是總希望一個具有品牌高度足以教育消費者的店家,在口味和質感上能夠多一些傳達原味的精神。沒想到光是這樣的期待,結果卻還是讓人出奇地失望,甚至覺得對被我半強迫去買了這盒macarons還一路護送到花蓮來的球有點過意不去。
從餅殼幾乎稱不上有光澤的顆粒狀表面,就已讓人稍感不妙。實際吃在嘴裡時的鬆散結構、脆度和黏度皆無的口感,還是無法不讓我感到訝異。就口味而言,紫蘿蘭這個我認為是票房靈藥的口味,竟俗豔得像廉價的浴廁芳香劑(即使巴黎菜市場老先生請我們吃的紫蘿蘭小糖片也未曾讓我有這種感覺),椰子巧克力的內餡甚至出現了巧克力加熱過度的焦味。也許店家為了氣候、為了本地消費者的口味喜好,而在餅殼的配方上做了妥協(which 我覺得以它的品牌而言,並沒有必要做到如此地步),但內餡的搭配也不見高明之處,甚至還有明顯的失誤,就怎樣也說不過去。
之所以會如此地憤憤不平,也許也因為過去第一個讓我感到驚豔的macaron正是椰子巧克力口味。到現在我都還清楚地記得在瑪黑區Lenôtre的玻璃櫃裡,第一眼瞥見灑滿椰子粉的macaron表面竟閃著珍珠般光澤的景象給我的震撼,還有一口咬下那顆小小的macaron時,從厚實的巧克力內餡中流出香甜酒糖液的層層驚喜。
之前好幾次有朋友問我,某某家的macaron好像評價不錯,要不要試試看?只是我總覺得在氣候使得保存不易加上消費者口味不同這樣不友善的大環境下,去吃個大費周章弄出來的小點心似乎有點沒事找事。這次或許是某種對品牌的信任或對消費市場改變的期待,才初次嘗試了台壓版。只是這樣的結果,又讓我想到很久以前我用充滿(許多)偏見的觀察所得出的結論(之一)─在哪裡,就吃什麼。倒不是什麼食物哩程、飲食在地化這麼遙遠的論調,而是我愈來愈覺得對味道的感受和操控,就和語言、社會關係一樣是文化涵養的一部份,是自幼從每天的生活中累積而成。就如之於法國人,分辨兩支不同產地的紅酒,也許就像我們深知煮麻油雞得用胡麻油,涼拌則用芝麻香油一樣,是再自然不過的反應。如果這些味道、口感不是透過經年累月的接觸而內化到自己最深層的記憶庫中,就算掌握了材料的基本調性和原則,還是很難完全脫去依樣劃葫蘆的匠氣─即使是如Pierre Hermé 對味道、口感搭配的天才洋溢,對他所喜歡(或市場需求)且大量使用的日式元素如抹茶、柚子,還是不如他對巧克力、松露等歐式傳統食材的運用來得精妙。
於是,我必須很抱歉地說,這是我第一次吃了在台製作的macarons,卻也極有可能是最後一次。
※這語無倫次的標題,是從舊文"Macaron又怎樣?"延伸而來的,內容好像也有些相關(至少都跟標題一樣沒什麼口德),算是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吧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