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前寫在space的(抱怨)文,這一趟從蘭嶼回來,看起來一樣適用。對於這個地方和其間生活的人、發生的事,已經是有千百個感想也不知從何說起(其實是懶)的地步,只好貼貼舊文發洩了。
* * * *
蘭嶼真的如蘭嶼人所料地快速走紅
在這麼多多愁善感的人感嘆「愈來愈商業化」的同時
卻不知道人家蘭嶼人早在幾年前就"準備好了"
開民宿、帶導覽、做租車,都不是一夜之間冒出來的
最莫名其妙的是,這一波明明就是國民旅遊的熱潮
不知道怎麼地被冠上了"流浪"的主題
搞得好像這裡是什麼深山野地一樣
大家都說要到蘭嶼「沉澱」、「放逐」還是「找自己」
也不知道這個船班飛機班次快要比花蓮客運還頻繁
抵達後專車接駁到冷氣房民宿早上還有人準備好早餐的地方
到底是用什麼方法滿足了這些人流浪的幻想
又或者,就像某些社會學家所說的
現代人的前半生就是求學接著就業
缺乏某種類似成年禮的轉換過程
所以旅行(尤其是長旅)就常扮演了取代成年禮的角色
「走過這一趟之後,就進到另一個階級了」這樣的想像
讓「流浪」從生活方式變成了一種意識型態
所以即使只是
騎摩托車不需要戴安全帽
電視頻道從100台變成十幾台
雞排、飲料貴了5元,和
行道樹、公園變成林投樹和水芋田 這樣的差別
也足以讓這個老少咸宜的國民旅遊活動
得以成為生命中重要的轉換經驗
甚至愛屋及烏從此『愛上蘭嶼』者亦不在少數
蘭嶼是個好玩的地方,這點我絕對沒有異議
但看到這些人這麼豪華便利的高規格流浪經驗
卻讓我啼笑皆非─原來我在花蓮的生活,比流浪漢還不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