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9日 星期四

永遠的海島移民社會


從我們的漢人祖先來台至今幾個世紀,台灣依舊是個根深柢固的海島移民社會。

因為初代移民生活的艱困和海島空間、資源的有限,事物之用以維護生存的「實用性」和「經濟效益」成了價值判斷的最高準則,即使到了大多數人衣食無虞,甚至有點閒錢開始講求休閒品味的今日也還廣泛適用。無論景觀、建築、器物乃至飲食,都以它的工具性價值為依歸:大樓加蓋鐵皮屋頂的現象二十年如一日,反正便宜快速、可以防漏又多了個頂樓可用,醜一點有什麼關係?招牌看板為吸引更多人注意,斗大的字體和誇張的顏色也是天經地義;家電用品只要價格便宜,即使造型醜怪也能長銷熱賣,就連對「美食」的品味,也大力遵奉「便宜大碗(為了吃飽)」或「清淡養生(因為怕死)」之類與色、香、味覺享受程度毫無關係的奇特標準。

每天生活的週遭既然充滿了漫不經心的色彩和線條,普羅大眾對顏色、比例、線條、質感這類不存在於價值體系中的概念自然無從判斷其優劣。而原本應該是拓展眾人美學經驗的設計產業,也大肆利用這個盲點,塑造出所謂「簡約風格」的市場潮流。然而,與許多歷史悠久的美學潮流發展不同的是,這種「簡約」並不是歷經幾個世代極度繁複的裝飾、雕琢後化繁為簡所萃取出來的單純的美學元素,而是利用眾人對色彩和線條無從評鑑的不安而打出無色彩、無造型的安全牌─畢竟只要所有東西都沒了色彩和線條,誰都看不出來哪個人有沒有品味、會不會搭配(這倒有點呼應了咱們還沒有建構出什麼理論、思潮,就開始大談解構以凸顯其主體性不容批判的學術界)。

兩年前參觀羅浮宮的時候,在一間小展覽室裡,看到一個頂多六、七歲的小女孩坐在地上,對著面前的雕像專心地在紙上描畫,連家長不在身邊、以及一群參觀的遊客對著她(讚賞性質的)指指點點都絲毫不以為意。如果這樣的場景搬到台灣,我想有很大的機會這位小女孩會是身穿校服手拿學習單,而學習單上多半不會問她「你最喜歡哪件作品?為什麼?」,卻會以極有效率的方式指出幾件指標性的展品,讓她不至於浪費時間欣賞那些不太有名的作品,而可以在有效率地學習到諸如「創作者是誰?」「創作的年代是何時?」等關於幾件名作的重要知識,直到有一天她再也感受不到色彩搭配所營造出來的氛圍,不見價格就無法評斷一個物件的價值,而終於無可選擇地投入潮流、成為另一個「簡約風格」的擁戴者。

而之所以讓我想起這個小女孩,其實只是因為這兩個星期,發現台灣竟然沒有生產我們想要的店面遮雨棚樣式而已。

沒有留言: